美国法院裁定:Verizon未经同意出售位置数据不合法,罚款4690万美元
2025年9月11日
美国联邦第二巡回上诉法院近日作出重要判决:驳回 Verizon 对4690万美元罚款的上诉请求。这意味着,Verizon 在多年间未经用户知情或同意,将其手机实时位置数据卖给第三方公司的行为,被正式认定为违法。
此案是自2018年曝光的“运营商大规模泄露用户位置”丑闻的延续,如今终于进入司法终局阶段。由于不同法院对类似案件作出了矛盾裁决,最高法院可能很快介入,以统一法律解释。
一、事情是怎么开始的?——2018年的一场隐私风暴
1. 用户位置被当作商品买卖
2018年,《纽约时报》发布调查报道,揭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
美国四大电信运营商(Verizon、AT&T、T-Mobile、Sprint)长期将数千万用户的实时手机位置数据,出售给所谓的“数据聚合商”(如 LocationSmart 和 Zumigo),这些公司再转卖给广告商、保险公司、甚至执法机构。
这些数据精度可达1000米以内,足以追踪一个人的日常出行轨迹。
更可怕的是,一些执法官员利用这个系统,在没有法院授权的情况下,随意查询任意手机号的位置信息。
例如:
- 一家名为 Securus Technologies 的监狱通信服务商,开发了一套系统,让执法人员只需上传一份自称“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比如假搜查令),就能获取目标手机的实时位置。
- 一名密苏里州的警长甚至在没有任何法律手续的情况下成功获取了用户数据,因为 Securus 并不核实文件真伪。
这相当于:你的手机在哪里,谁都能查,只要付钱或编个理由。
2. 公众愤怒,运营商被迫承诺停止
时任参议员罗恩·怀登(Ron Wyden)公开谴责这种行为是“对美国人隐私的背叛”,并致信四大运营商要求回应。
起初只有 Verizon 和 AT&T 明确表示将终止与数据中介的合作。
T-Mobile 和 Sprint 最初态度模糊,但在舆论压力下也相继宣布:
“我们将逐步关闭向第三方提供用户位置数据的项目。”
尽管如此,这些公司并未立即赔偿用户或承认法律责任。真正的追责,要等到几年后 FCC 出手。
二、FCC出手重罚:1.96亿美元天价罚款落地
1. 罚款依据是什么?
根据《通信法》第222条,运营商收集的以下信息属于“客户专有网络信息”(CPNI):
- 通话记录
- 使用时长
- 服务类型
- 位置信息
- 目的地号码
法律规定:运营商在使用或共享这些信息前,必须明确告知用户,并获得有效同意。
但调查显示,三大运营商根本没有做到这一点。
他们采取的做法是:
把“获取用户同意”的责任,外包给下游的数据聚合商。
换句话说:自己不出面,也不直接确认用户是否真的同意,而是靠合同甩锅给中间商。结果就是——大多数用户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数据正在被买卖。
2. 2024年4月:FCC正式开出罚单
经过四年的调查和程序,FCC于2024年4月30日正式公布处罚决定:
运营商 | 罚款金额 | 备注 |
---|---|---|
T-Mobile | 8010万美元 | 包括已收购的 Sprint 的1220万 |
AT&T | 5730万美元 | —— |
Verizon | 4690万美元 | —— |
总计 | 1.96亿美元 | 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隐私类罚款之一 |
FCC主席杰西卡·罗森沃塞尔(Jessica Rosenworcel)强调:
“这不是技术漏洞,而是系统性失职。运营商明知风险存在,却继续出售数据,严重违反了法律。”
她还指出,早在2020年,FCC就已发出初步处罚通知,但由于当时委员会两党僵持,直到2023年民主党取得多数席位后才最终拍板。
三、三家起诉,三种结果:法律分歧浮现
面对巨额罚款,三家运营商全部提起诉讼,分别向不同联邦上诉法院挑战处罚合法性。
结果出现明显分歧:
公司 | 上诉法院 | 判决结果 | 关键理由 |
---|---|---|---|
Verizon | 第二巡回法院(纽约) | ❌ 败诉 | 数据属CPNI;未侵犯陪审权 |
T-Mobile | 哥伦比亚特区法院 | ❌ 败诉 | 同上 |
AT&T | 第五巡回法院(得州) | ✅ 胜诉 | FCC“自导自演”,违宪 |
1. Verizon 和 T-Mobile 为何败诉?
2025年9月11日,第二巡回法院发布判决书,明确驳回 Verizon 的全部主张:
(1)设备位置数据受法律保护
Verizon 辩称:《通信法》只保护“通话相关的位置信息”(call location data),不包括设备本身的定位数据。
法院反驳:
“法律明确定义 CPNI 包括‘与电信服务位置相关的数据’,且该数据是‘仅因用户与运营商关系而获得的’。”
“设备位置数据完全符合这两个条件。”
结论:位置数据就是受保护的信息,不能随便卖。
(2)不能把“获取同意”外包出去
法院指出,Verizon 并未亲自履行告知和验证义务,而是通过合同让中间商处理。这种做法等于逃避法律责任。
尤其当 Securus 明显滥用权限时,Verizon 未能及时发现并阻止,构成重大过失。
(3)没有剥夺陪审团审判权
Verizon 称:“FCC 自己调查、自己裁决、自己开罚单,违反宪法第七修正案。”
法院回应:
“你可以选择不交罚款,等政府去法院起诉你,那时自然有权要求陪审团审判。”
“但你选择了先交钱再上诉,这是你自己放弃权利。”
因此,程序合法。
2. AT&T 为何能胜诉?
第五巡回法院则持相反观点。它援引了2024年6月最高法院在 SEC v. Jarkesy 案中的判例:
当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个人追讨民事罚款时,被告有权获得陪审团审判。否则就是“行政机关既当检察官又当法官”,违反正当程序。
第五巡回法院认为:FCC 的做法本质上一样——自己立案、自己听证、自己定罪罚款,属于“绕开法院”的违宪行为。
因此裁定:撤销对 AT&T 的罚款。
四、为什么判决冲突?关键在于法律机制差异
虽然表面相似,但证券监管与电信监管存在本质区别:
对比项 | SEC(证券委) | FCC(通信委) |
---|---|---|
是否可强制收款 | 是(可直接执行) | 否(需另行起诉) |
是否允许 de novo 审判 | 否 | 是(企业可拒绝支付,要求全新审判) |
法律授权来源 | 《证券交易法》 | 《通信法》§504(a) |
第二巡回法院强调:
“FCC 的处罚命令本身不具备强制执行力。如果企业拒付,政府必须向联邦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届时企业完全可以要求陪审团审判。”
所以,Verizon 是“主动放弃”,而非“被剥夺”。
而第五巡回法院更关注“权力集中”问题,担心行政机关过度扩张。
五、接下来会怎样?最高法院或将介入
目前的局面是典型的“巡回分歧”(circuit split):
- 东部和首都地区法院支持 FCC 执法权;
- 南部保守派法院否定其程序合法性。
这种分裂意味着:
案件极有可能被提交至美国最高法院,由其统一解释两个核心问题:
- 手机位置数据是否属于《通信法》保护的 CPNI?
- FCC 能否在行政程序中直接开出高额罚款而不提供陪审团审判机会?
一旦最高法院受理,裁决结果将影响深远:
- 若支持 FCC:未来运营商将面临更强监管,用户隐私更有保障。
- 若支持 AT&T:FCC 的执法能力将被大幅削弱,类似罚款难以执行。
六、这件事告诉我们什么?
1. 你的位置很值钱,也曾被悄悄卖掉
你在路上走的每一步,都曾被记录、打包、出售。这不是科幻,而是几年前真实发生的事。
2. 隐私保护靠的不是良心,而是法律和监督
若非媒体曝光、议员施压、FCC坚持推进,这场交易可能至今仍在进行。
3. 法律滞后于技术,但终将追赶
2018年事件爆发时,许多运营商辩称“法律没说清楚”。但现在法院已明确表态:位置数据就是敏感信息,必须征得用户同意才能使用。
七、现状如何?现在还会被卖吗?
截至目前:
- 所有主要运营商均已关闭原有的位置数据销售项目。
- 新的服务(如紧急救援、防欺诈)需经过严格审核,并建立内部合规流程。
- FCC 正推动更严格的规则,防止类似事件重演。
但隐患仍在:
- 数据聚合产业链依然存在;
- 少数灰色服务商仍在尝试绕道获取信息;
- 用户对自己数据的控制权仍十分有限。
结语:一次迟到的正义,一场未完的战斗
Verizon 的败诉,是对“数据即资产”时代的一次重要警示:
用户的隐私不是企业的免费资源。未经同意的交易,终将付出代价。
而这场跨越七年的斗争也说明:
监管、司法、媒体与公众的共同作用,才是守护数字权利的关键力量。
现在,最后一棒交到了最高法院手中。
文章来源:Court rejects Verizon claim that selling location data without consent is legal
评论